嘉定区
今年上半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连续出台了优化科研管理、提高科研绩效、加强知识产权审判领域改革、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等系列文件,进一步破除制约创新创业的制度障碍。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峰会上,中国和加州专家均提到,可再生能源+储能是未来新能源发展的必然选择。在中国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主任徐华清看来,中美两国在能源合作方面有很好的机制和平台,相信在双方有识之士的共同努力和推动下,通过能源转换可以为世界气候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加州同样致力于清洁能源的发展。中国在发展清洁能源方面的工作也获得美国专家的赞许。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在推广清洁能源方面已经有一些经验,加州公共事业委员会委员克利夫・雷切斯法芬(CliffRechtschaffen)介绍,加州在20世纪70年代就出台了一些可再生能源方面的政策。合作有空间艾默里认为,美国特别是加利福尼亚州和中国在能源领域合作空间巨大:首先是通过合作尽快实现计划的碳排放目标。早在2015年的巴黎气候大会上,中国就提出,将于2030年左右使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并争取尽早实现,203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至6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
规定光伏企业可以享受一定的税收优惠等。第三是在交通领域推广新能源的使用。5年来,中国与有关国家新建双边能源合作机制24项,占到现有双边合作机制总数的近一半。
5年来,中国不断改善有关国家能源基础设施水平,提高当地能源可及性,助力各国构建绿色低碳、清洁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带动各国经济社会发展。延布炼厂公共关系部经理哈萨姆说:我们与中国同事的关系更像是兄弟,互相帮助互相关照。努尔白克力说。位于这里的中沙延布炼厂由中国石化集团和沙特阿美石油公司共同出资组建。
在有关国家政府、企业、智库的共同努力下,能源合作已经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亮点和明星合作领域。同时,中国企业高度重视项目建设、运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问题,积极推进清洁能源开发利用,严格控制污染物及温室气体排放,保护各国人民的绿水青山。
亚马尔项目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在俄罗斯实施的首个特大型能源合作项目,在带动俄罗斯能源产业发展的同时,还将丰富中国清洁能源供应,加快推进中国能源结构优化。与俄罗斯、巴基斯坦、蒙古国等开展能源领域联合规划研究,对接彼此发展需求,挖掘合作潜力。顺应时代潮流,坚持开放共赢。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
同时,中国积极推进全球能源互联网建设,为有关国家加强电力互联互通提供技术、装备、工程服务等方面支持,促进全球清洁能源开发利用,推动以绿色低碳方式满足各国电力需求。能源合作深入推进今年7月,中俄能源合作重大项目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向中国供应的首船液化天然气(LNG),经北极东北航道顺利运抵中石油旗下的江苏如东接收站,开启了亚马尔项目向中国供应LNG的新篇章。能源领域国际合作的大力推进,带动了有关国家能源行业提质升级。能源合作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领域之一。
与俄罗斯、蒙古国、老挝、越南、缅甸等国家实现电力互联互通。能源建设增添发展新动力去年竣工的萨希瓦尔燃煤电站项目,是中巴经济走廊首个建成投产的大型发电项目。
中国深入推进能源资源合作,大力巩固和完善油气进口通道,开放条件下能源安全保障能力大幅提高。中国采用工程承包、绿地投资、合资并购等不同方式,积极推动一批海外新能源电站开发,大力开展新能源领域国际产能合作,助力有关国家能源行业绿色低碳转型。
电站年发电量将达90亿度,可有效缓解当地能源短缺状况。签署能源领域合作文件100余份,合作步伐显著加快。5年来,一带一路能源合作深入推进,中国与中亚、中东、非洲、美洲等地区的油气合作不断深化。能源基础设施是各国百姓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能源供应是公用事业,优质的能源合作项目使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百姓从中受益。中国企业积极履行海外社会责任,为项目所在国兴建学校、医院、道路,同时积极融入本土产业链,加强本地员工培训,为所在国贡献了大量税收和就业岗位。一批有影响力的标志性项目顺利落地,能源投资、技术、装备和服务合作水平不断提高。
中国企业投资入股菲律宾国家电网公司后,电网绩效指标不断提升,供电质量显著提高,得到了当地政府、媒体、民众的高度赞誉。能源联通提升民心相通延布,是沙特阿拉伯西部红海岸边一座美丽安静的小城。
5年来,我们在能源领域不断深化政策沟通、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提升能源贸易畅通水平,积极探索能源+金融合作模式,以能源联通促进民心相通,给各方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未来能源行业将面临的主要变化包括:对低碳清洁能源需求量上升,创新技术加速涌入能源行业,中国能源行业全球化发展加深。
全球LNG贸易量从2007年的2264亿立方米上升至2017年的3934亿立方米,增速为5.7%,2023年全球LNG贸易量将达到5000亿立方米,增速为4.1%。延长石油集团延安新电能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徐进介绍了延长石油集团新能源业务的拓展情况,也成为了化石能源和新能源协同发展的典范。
例如2018年,中国正式推出了上海原油期货,以提高中国企业在国际能源市场上的参与度和抗风险能力。国家能源局原副局长张玉清表示,为了弥补国内天然气供应的不足,要加大对LNG的投入。北京师范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院长胡必亮表示,中国的石油对外依存度已达到69%,天然气达到39%,因此,加强同海外国家的能源合作,对我们资源的保障非常重要。在新油气时代下的产业公司,最终都是国际化的全球企业。
国际化与跨境产业共同体中国能源企业国际化发展,成为了备受热议的话题。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际合作中心国际能源研究所所长王进如是表示,这就需要能源企业要从单一向多元化功能转变。
相比管道气、页岩气等替代燃料,进口LNG要具有一定的价格优势,否则单纯依靠政府价格补贴,无法实现长久健康发展。会议上,石油Link提出将打造新油气时代下的产业共同体,赋予中国能源企业国际化发展的新动能。
本次会议上,几内亚比绍国家石油公司以及伊拉克著名代理公司SAPCO Group Mrooj公司分别介绍了各自的石油勘探现状以及在油气领域的潜力和机遇,并希望能够与中国达成合作,已有邀请一些中国企业前往考察的计划。对于期货行业来讲,未来的下游发展就是怎么样在国际市场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马一峰表示,石油Link通过对500多家能源企业的研究,并结合大量行业数据分析后发现,在国际化之路上,目前中国能源公司普遍反映出四大难题:缺乏进入海外市场的渠道,缺乏新技术和产品,缺乏资金,缺少海外中高端人才。如何提高中国能源企业的国际化能力,已成为能源行业的大话题。一方面,中国能源市场对外在加大开放程度,国内能源企业在加速拓展海外市场;另一方面,海外能源企业同中国企业合作的意愿也在提升。此外,新能源发展也不断升温,甚至引发了不少传统石油公司争先布局。
即通过广泛链接海外内资源,在市场渠道、技术产品、资金、高端海外人才等方面为产业共同体成员企业附能。油气时代随着国内机会的逐渐饱和以及政策的逐步放开,走向国际化已成为中国能源企业当下最重要的发展特征之一。
事实上,在这一趋势下,很多传统能源公司已开始扩大低碳能源业务,这在天然气领域和新能源领域表现尤为明显。同时,油气行业在告别粗犷式发展阶段后,对高新科技、新产品的追求表现出了很高的积极性,越来越多企业开始尝试向能源行业引入跨界新科技。
国际能源行业正在从传统能源向清洁能源转变,从高碳向低碳转变。为此,不管是在国家层面还是企业层面,中国都在积极布局。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